“漆人八艺”—当代漆艺作品展
来源:中华漆艺网 作者:sinolac 发布时间:2009-01-13
主办: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湖北省艺术馆
艺术总监:傅中望 刘明
策展人:严舒黎 曾静
展览时间:2009年1月17日~2009年2月13日 (节假日休息)
展览地点:美术文献艺术中心5楼
参展艺术家 (按姓氏拼音排名):方兆华 傅中望 刘善林 刘吾香 未明 魏勇 张跃平 张志刚
序 / 严舒黎
“漆人八艺”是个很有意思的题目,其实就是把“八人漆艺”颠倒了来说,是大家七嘴八舌的偶然所得,却也暗合了这个展览所希望传达的东西。
从事漆艺及用“漆”这种传统媒材进行艺术创作的人,与从事其他传统艺术及媒材如水墨、陶的艺术家一样,无论他们对这些形式与媒材的选择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最终都会在这些沉淀了中国千年审美底蕴与精神归属的形式与媒材的面前,感到困惑:一方面,古老的艺术以其深厚的底蕴与极致的美吸引着他们,百年西化进程形成的传统文化断层的现状,更让他们有一种将本土文化传承下去的责任感,但与此同时,传统艺术形式业已造就的辉煌成果,不仅让当代艺术家感到难以企及,而且它们所形成的一整套自足的审美及象征系统,成为艺术创新路上的沉重枷锁,致使那些期望通过将传统艺术形式与当代社会生活重新关联起来,而使之焕发活力的艺术家们,虽然在艺术试验与改革上颇为努力,但效果往往并不尽如意。“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成为这些选择了传统艺术形式及媒材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们长久以来的命题。
不过,在传统艺术当代性转换的话题讨论中,传统艺术消亡论、正本清源论,或是将“当代性转换”单纯地理解为仅仅表现所谓“当代生活”的观点,都有点观念先行的味道,常常使得我们的艺术实践陷入两难的困境。近些年随着整体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加强,在长期的文化断流后,中国开始有强烈的回归传统文化与寻根倾向,虽然其中隐含了迫切的民族复兴及获得国际认可的欲望,但这一对传统文化的关注热潮,无疑已经开启了与之重新链接的那扇门。而随着经济、资讯的全球化,东西方文化的进步交融,由不同文化生发出的艺术形式和媒材,都有可能成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可供选择的材料和形式。当代艺术拥有了比以往任何时代的“当代艺术”都更为丰富的人类社会生活资源、思想文化资源以及艺术史资源。或许当我们以一种更为轻松和包容的心态来从事创作与批评,当我们认识到“当代”不一定意味着与“古代”隔绝,“东方”不一定与“西方”对立的时候,我们对传统艺术形式和媒材的运用,可能反而会更为轻松地转换到当下的语境中来。艺术家对传统艺术媒材和形式的运用,不再背负沉重的文化复兴或救亡的使命,亦不再是一种在国际上文化身份的刻意标示,而更多地成为艺术家在创作时可选用的一种文化资源,是艺术家从个体的审美经验、人文关怀、艺术形式、媒材实验等角度出发而做出的选择,而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初衷,选择中国传统艺术及媒材的本身,其实便意味着对这一媒材和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的一种关注与对话的态度。在这个意义上,漆人有八艺,虽同为漆人,但八位艺术家所呈现的是不同的个体经验和审美角度;虽八艺不同,但他们都希望通过选择这些媒材和艺术形式来与我们的传统进行对话,呈现现代人与古人所感受到的美的“同”与“不同”……
愿“漆人八艺——当代漆艺作品展”与即将在湖北省艺术馆开幕的“造物与空间——中国当代漆艺学术提名展”一起,共同勾画当代漆艺作品的多元面貌,并以此期待当代漆艺作品在未来呈现更为丰富与开放的“当代性”。
传统漆艺的更新 / 曾静
飞扬的纹饰,悬殊的色彩,别致的造型构成了漆艺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风格;它是实用器,更是艺术品。也许在浩如烟海的古代珍品中,它不过是繁星一点;也许在千百年后的今天,由于历史的诸多因素,它还未得到完善的保护、传承和全面的更新。然而从先秦到两汉,从唐宋到明清,这一路走来,漆艺带给我们的都是惊奇、喜悦和无限遐想。
传统漆艺和其他古代艺术一样,曾经创造过举世公认的历史辉煌,广泛地影响到各艺术门类的发展。然而,对于漆艺这类与器具制造相联系的中国古代艺术,人们往往习惯于以工艺美术的观念去看待它们。这种简单化地划分导致我们长期忽视了它们在中国的艺术发展史中应该占有的重要地位。殊不知这些古代艺术所蕴含的中国人特有的东方情怀,以及在装饰、造型上所作出的创造,其意义绝不仅在工艺美术的范畴,而是对后世中国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单纯地把漆艺这类艺术看待为工艺美术,不仅降低了我们对中国古代艺术应有的评价,同时也阻碍了我们从中汲取能量、开拓更新的渠道。
中国历来讲究“器以载道”,传统漆艺作为中华民族哲学思想和民族心理的载体,具有强有力的凝聚力,几千年来为我们创造了具有东方意蕴的髹饰华章。从大量的古漆器可以看到,繁复的纹样与单纯的器物造型互补,表达着一种独特的内在秩序感和空间节奏感,从而衍生出时间与空间的广阔性。古人是用具有“上下与天地同流”的气魄和力量,在诉说着漆艺语言,展示着漆的灵魂、漆的精神和力量,并承载着他们的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
而今,由于时代的发展,各种新的艺术形式逐渐把漆器挤出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漆艺被边缘化。从漆艺发展史来看,漆艺的表现媒介、语言、工艺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其中就贯穿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不同艺术在相互撞击中所进行的吸纳、扬弃、继承、创新。那么当代漆艺则不仅需要探求传统与当代的完美契合点,还亟需注入当代精神,为这一古老的传统媒介注入新的活力,使它的内在精神能与当今信息世界高速发展的步调一致。
传统漆艺与当代漆艺在时间和空间上虽有差异,但在文化的共性上却是一致的,都是时代精神和文化的承载,心灵和情感的皈依。这八位湖北的当代艺术家或以漆入画、或以漆造物,其创作在传承了漆艺的特殊质感之外,都试图以一种更新的态度挖掘漆艺自身的文化价值,来推进漆艺的当代转型。他们没有被动地遭遇漆艺的边缘化,而是主动地参与到当今优秀文化艺术的借鉴与融合当中。他们的创作不仅显示出传统媒材与当代文化的碰撞,更提示了一种与西方物质文明迥然不同的精神气质。我们从他们的探索中感受到了一种民族文化的自信,对其自身价值和文化创造力的肯定。
以复兴漆艺为理想,以《造物与空间——中国当代漆艺学术提名展》为契机,我馆与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合作主办此次《漆人八艺——当代漆艺作品展》,一方面向观者展现这批受楚漆艺传统影响的艺术家对漆艺语言的传承与更新,另一方面在彰显地域风格的同时促成艺术的互动与对话。
楚汉漆器在漆艺发展史上是一座高峰,此次两个漆艺展在楚地湖北同时举办,有着对漆文化追根溯源又开拓更新的特殊意义。这种古今文脉的对接和对话、这种文化的血脉相通令人深省。我们欲借此次契机,推进学术界关注传统漆艺所具备的向当代转型的多种可能性,从而使新漆艺走向国际艺术舞台。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当代漆艺必然会以一种新的文化力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山水No.2 2008 方兆华
八方神 1993 傅中望
残荷 2005-2007年 刘善林
三点记忆 2001 刘吾香
人面桃花之一 2005 未明
《迹·象》三联幅 2007 魏勇
物我秋说 2005 张跃平
对饮 2002 张志刚
中华漆艺网 2009/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