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泰漆艺 | 泰国水洗金漆,泰国艺术大学考察篇
2025年1月16日,中国漆艺学者受邀前往泰国艺术大学,开展关于描金工艺的学术交流与艺术考察。此次交流旨在推动中泰在传统漆艺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探讨漆艺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化发展路径。 泰国描金工艺的特点与流程 泰国的描金工艺(Lai rod nam)以其独特的“水洗金漆”技法闻名,广泛用于建筑、家具、乐器及宗教器物装饰,尤其在寺庙建筑的木质构件上应用最为广泛,包括门窗、屋檐、房梁、柱子、佛龛、天花板等。装饰图案多以佛教经典故事和教义为主题,体现浓厚的宗教文化特色。 泰国国家博物馆 据泰国艺术大学Anuwatluom教授介绍,泰国描金受中国漆艺描金工艺的影响,但已发展出独特的技术特点和艺术表现力。描金工艺起源于中国,在阿瑜陀耶王朝时期(大成王朝)在泰国出现,逐步形成具有泰国本土特色的工艺风格,并在17至18世纪达到巅峰,延续至今。其制作工序包括涂底漆、转印图案、遮盖非贴金区域、贴金箔和清洗修整等步骤,工艺精细,装饰效果丰富。 泰国艺术大学Anuwatluom教授进行技法演示
泰国艺术大学Anuwatluom教授进行技法演示
泰国的描金-水洗金漆(Lai rod nam),与中国描金有着不同的特点,主要区别为正负形的金漆运用,并通过水洗金箔的方法,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髹涂底漆:在器物表面多次髹涂并打磨平整光滑,常用黑漆,也有红漆等。 2. 拷贝图案:用拷贝法将图案轮廓转移到漆面上。 3. 遮盖非贴金区域:在不需要贴金的部分,涂抹描绘由塔玛(Ta Ma)树胶和雌黄以及皂荚(som poi)调制的黄色颜料遮盖。 4. 粘贴金箔:整体涂漆后在漆面未干时贴上金箔,放置荫房等待底漆完全干燥。 5. 清洗去除:用水清洗掉黄色颜料及覆盖其上的金箔,完成画面。
泰国艺术大学Thailand art 工作室,树胶熬制
塔玛(Ta Ma)树胶熬制
皂荚(som poi)
矿物质色研磨
中国描金工艺历史悠久 在中国,描金技法常用于漆器的装饰,表现内容包括山水、花鸟和人物故事等。工匠通过使用单一或多种金箔(或金粉),展现纹饰的深浅变化和层次感,形成精致的装饰效果。 描金工艺,即在漆地上加描金花纹的做法,分一色描金、识文描金和彩金象描金等多种技法,是传统漆艺中的重要类别。
(图片来源:《河南信阳楚墓出土文物图录》插图)
描金工艺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如河南信阳长台关一号墓的锦瑟(狩猎图漆画),漆画中既用浓金作线条施之于图形边缘,又用研磨极细的淡金色作平涂,描绘了狩猎等场面。 隋唐,中国描金漆器流传至日本,对日本的漆器产生很大的影响。
朱漆描金龙凤纹手炉(故宫博物院)
明代,描金漆器日益完美成熟,并与其他髹饰技法如罩漆、识文等相结合,还融入彩漆,进一步丰富了漆器的表现形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如黑漆描金龙纹药柜、朱漆描金龙凤手炉等,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工匠精湛的技艺和创造力。 中泰漆艺术的文化交流 此次中国漆艺术学者的泰国艺术大学之行,聚焦于中泰传统手工艺漆艺的文化交流与未来发展。双方学者在交流中深入探讨了漆艺技法的创新应用,以及如何在现代设计与当代漆画中赋予传统工艺新的生命力。
泰国艺术大学vipas讲解泰国艺术作品
泰国艺术大学漆艺术工作室课堂
与泰国学生展示并解答中国描金漆工艺特点
泰国艺术大学漆艺术工作室 泰国艺术大学漆艺术工作室
泰国艺术大学漆艺荫房 泰国艺术大学装饰艺术学院
泰国艺术大学绘画与雕塑学院
考察泰国艺术大学漆艺术工作室合影: 吴尚华(左一)、杨磊(左二)、Anuwatluom(左三)、vipas(右二)、胡鈜煕(右一)
在泰国艺术大学考察期间达成多项合作意向,组建中泰漆艺术发展组委会,联合举办漆艺术展览、推动漆艺学术交流、深化两国高校师生间的艺术交流等。这些举措不仅为加深中泰在漆艺领域的文化联系,也为传统手工艺的当代国际化发展做出努力。
吴尚华代表中方向泰国艺术大学教授Anuwatluom赠送中国礼物 通过在泰国艺术大学漆艺的考察与对话,不仅是一次传统技艺的交流,更是中泰文化友谊的体现。这场艺术考察与合作交流,为中泰在漆艺术传承、创新与合作翻开了新的篇章,为中国非遗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路径展开新的探索。
中泰漆艺术组委会赴泰考察成员: 吴尚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漆艺专业,宣素那他皇家大学博士(在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艺委员会委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创意中国设计联盟 理事,泰国普吉国际艺术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杨磊: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漆艺专业,宣素那他皇家大学博士(在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漆艺委员会委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副秘书长,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山西省传统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夏樾: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宣素那他皇家大学博士(在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华茶艺赛项裁判,马鞍山市茶业协会会长,马鞍山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 胡鈜熙: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宣素那他皇家大学艺术学硕士(在读)。 邵嘉琪: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系,宣素那他皇家大学艺术学硕士(在读)
|
关于本站点的问题或建议,发至与我们联系sinolac@126.com 版权所有(C)2004-2005 2007-2009 2009-2010 |